经学院(部)推荐、会议评审和网上公示,由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批准,确定48项成果获得“东北师范大学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我院五名教师获奖,具体获奖情况如下:序号作者成果名称出版社等级1刘 研日本“后战后”时期精神史寓言——村上春树论商务印书馆特等奖2赵 强“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审美风尚的变迁商务印书馆特等奖3陈 剑老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一等奖4袁先来盎格鲁-新教源流与早期美...
近日,由研究生院、校团委、校研究生会主办的第七届研究生教师技能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举行。经过学院(部)推荐、校级初赛和校级复赛,共有来自7个学院(部)的11名选手入围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我院学生王亦铭、邵婧荣获一等奖
2017年6月25日18点,我院舞台实验剧《萧红》在本部校区音乐厅成功拉开帷幕。《萧红》是吉林省委市民文化节的重点项目和我校2017年学院文化试点建设的活动,也是我院自2007年开创的、以舞台实验剧为表现形式的体验式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之一。本次舞台实验剧演出也得到了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长春晚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萧红》以我校七十年校庆为契机,以文学院历史上萧军、蒋锡金等知名学者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的作家生平事迹为...
2017年6月9日14:00,我院教师林宪亮、李迪南在文学院209会议室举行了一场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报告会,分别作了题为“世说体小说的流变”与“明代前后七子散文研究”的学术报告。林宪亮从对《世说新语》的讨论导入,解析了“世说体”的概念,介绍了世说体小说的特点,并讨论了世说体小说的流变过程。李迪南的报告立足于《四库全书总目》这一官方视角,在文献整理与考辨的基础上,归纳了提要对于明代前后七子的评说,并对提...
6月8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召开“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经会议评议,全校评选出7个“资助育人工作模范单位”。最终,我院学工组凭借踏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理念,荣获此项荣誉。本次表彰大会由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举办,旨在对我校资助工作十年来的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升我校困难生资助水平。我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坚持精细化工作流程,针对性划分临...
根据学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工作部署,为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提高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6月5日,文学院举办了第二季“我是老师”青年教师风采展示大赛,教务处相关负责人、文学院师生观摩了大赛。本次大赛设置了说课、讲课和评委点评三个环节,选手从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法教态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参赛选手通过各具风格的语言和课堂,为到场师生呈现了精彩的文学盛宴,评委老师通过有针对性的点评,...
5月22日14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中忱先生做客文学院,为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视觉装置的变革与视觉意识的现代化——漫谈印刷革命、文学革命与美术革命的交集”的学术报告。从1917年至2017年,新文学运动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新”在何处?“新”事物是如何产生的?王中忱教授从这个问题出发,提出与传...
2017年5月22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洋教授作客“文学院学术活动月”学术捭阖名家讲坛,为文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后人类理论下的人、科技与电影”的学术报告。学院师生近200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文学院院长高玉秋教授主持。20世纪晚期以来,“后人类”(Posthuman)逐渐成为西方学术界探讨和反思当代人类生存现状的重要话题。人工智能的迅疾发展、人机共生模式的普及、革命性各级更新速度的加快等...
近日,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南帆教授应文学院邀请,作客学术捭阖名家讲坛,为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小说的文化功能”的学术报告。南帆教授在中西文学传统的宏观视野下,将小说观念及其文化功能的变迁置于社会历史的演进当中进行分析。南帆教授认为,随着现代性社会的来临,“日常生活”进入了文学的视野,在中国,《金瓶梅》《红楼梦》等小说是这一进程的标志。小说逐渐由街谈巷议的“小...
五月春风吹拂,桃李芬芳。文学院为开拓学生与教师的学术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举办了“文学院学术活动月”。5月14日,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刘意青教授为师生做了“文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报告。报告由高玉秋院长主持。报告反思了过去中国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工具性倾向,以及强调技能训练的弊端。刘教授从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主义思想入手,进而归结到如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鉴别与扬弃的能力、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问题。...
5月17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我院承办的“文蕴东师大讲堂”之“尔雅东师——传统文化论坛”报告会举行。我院曹书杰教授为师生作了题为“稷神崇拜与稷祀文化系统”的报告。报告中,曹书杰从“社稷”一词的由来谈起,结合《诗经》和《史记》等文献资料,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稷神崇拜与稷祀文化系统。他认为,社神和稷神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祭祀形态——社稷。他说,周王朝是稷祀发展演变最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并奠定了三千...
为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5月13日-14日,文学院党委组织教工党员到吉林省靖宇县、临江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活动进行前,学院党委为老师们发放了活动宣传册,加深了大家对学习教育活动和英雄人物的了解。在靖宇县,全体党员首先来到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及纪念馆,拜谒了杨靖宇将军雕像,现场观看了杨靖宇为革命事业不惜战斗...
2017年5月5日至8日,第四届“西部语文教育论坛:互联网+核心素养”暨“全国大学生语文微课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祝新华教授等全国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作系列主题报告。我院语文教育专业教师宋祥、卢军良、姬蕾、徐鹏受大会邀请,带领2014级...
4月28日,在共青团绿园区委举办的“不忘初心争做青年之星,继续前行建设青春绿园”绿园区“青年之星”颁奖典礼暨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一学一做”教育实践主题团日活动中,我院红烛志愿者协会荣获“最美志愿者团队”奖项,我院教师钟明海、学生李月爽荣获“最美志愿者之星”奖项。颁奖典礼上,我院还作为发起单位,参与了共青团绿园区委发起的“绿园区青少年服务联盟”的成立仪式,借助联盟将陆续开展青年之声沙龙、专题分...
4月19日,文学院党委换届选举大会在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三楼报告厅举行。学校纪委办公室正处级纪检员丁海波,学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张弛莅临大会指导。本次大会应到正式党员203名,实到正式党员188名。会议由上届党委委员、副院长彭爽主持。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党委书记解玲代表上一届委员会作题为《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中文专业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