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浙江大学文学院真大成教授应邀莅临我院,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谈谈汉语词汇用字史研究的任务、目的和旨趣——以一篇新刊旧作为例》的报告,校内外师生20余人参与了活动。活动由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赵岩副教授主持。真大成教授首先阐述了汉语词汇用字史研究的理论体系。他指出,词汇用字史研究主要考察词的书写形式的历时演变过程及其相关问题。接着,以“婿”这个词的用字史为例,揭示如何以个案的形式探讨词汇用字形式的历时演变与替换。...
在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创立十周年之际,由徐强教授主编、3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写作的采风文集《触摸苏醒的关东——东师创写丰满屯采风录》日前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这是“东师创写书系”继《东风里有歌》(2017)、《北纬43》(2022)之后的第三种创作类单本文集,也是中心实施有组织的大型采风计划以来出版的第一种主题作品集。文学院院长王春雨教授担任书系编委会主任,中心十位研究生导师担任编辑委员,美术家温加先生应邀担任书装设计。...
8月11日,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河南大学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近代文学第三届暑期青年研习暨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院301室举行开幕式。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饶望京、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白冰、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春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胡全章主持。来自海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
2025年6月28日,由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新时代“东北精神”与“东北想象”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聚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10余所高校及《当代文坛》《社会科学战线》《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多家杂志社的40余位知名学者,深入探讨东北精神的文化内核与文学表达,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吉林省作家协会、...
岁月濡毫,杏坛光坠;同袍共赴,文宴相期。在这个夏天,我们青春不散场,扬帆再起航。6月25日,文学院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惟真楼二楼报告厅举行,301名本科生,178名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顺利毕业。下午14时,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毕业典礼正式拉开序幕。文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授委员会成员、学位分委会成员、导师代表和全体毕业生参加了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典礼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赵聪主持。文学院副院长鞠焕文宣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关于准予2025届本科生、...
6月25日下午,由我校社会科学处与文学院主办的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学术交流基金项目、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前沿工作坊第27场学术活动在我院203室举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辉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摹仿论》‘主导思想’试解——兼论特殊主义者奥尔巴赫的整全视野”的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我院刘研教授主持。来自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出席本次活动。张辉教授首先以“特殊主义的决定论者”...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激励广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6月21日,文学院党委在学院301教室举办了预备党员宣誓仪式暨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学院党委书记潘宛莹、党委副书记赵聪、各学生党支部书记、专兼职辅导员、新发展的预备党员及毕业生党员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由文学院组织员田丽娜主持。宣誓仪式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拉开序幕。面向鲜红的党旗,全体党员在领誓人包晨阳的带领下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年6月8日,中文系1981级2班“寻找青春”校友返校行活动,在文学院301教室举行。为表彰中文系1981级2班全体校友的卓越成就,感谢校友们多年来对学院和学校发展的多维度关心支持与助力,文学院将301教室命名为“中文系81.2班荣誉教室”。文学院和校友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以及1981级2班全体校友参加活动,文学院党委书记主持活动。文学院院长代表全院师生,向阔别多年重聚母校的校友们致以诚挚问候与热烈欢迎。他系统梳理了文学院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就,...
文学院2025年校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拟推荐名单文学院校优秀学位论文推荐名单(2025).doc
4月25日,文学院于逸夫教学楼501室成功举办了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东北师范大学华蕴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侯岩峰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为主题与同学们进行分享。侯岩峰校长通过教育规律、核心素养、教学能力等方面展开论述,使同学们深刻领悟了新时代教师何如立德树人,提升教师素养,培育高阶思维。侯岩峰校长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鼓励同学们探寻发展规律,明确课堂改革的六大发展趋势。...
4月23日,文学院成功举办“学海拾光,为新致远”师生对话·成长系列活动第二季“学林高风·德润师心”第四期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国家首批国培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青年行动计划”首席专家刘雨老师,以“个性化阅读与写作的可能性”为主题为同学们进行分享。刘雨教授从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展开讲述,使文学青年们深刻认识到个性化思考与表达的意义,理解文学的特质与重要性。刘雨教授首先以图片引入,以“湖鱼跃出水面”...
2025年4月13日10:00—11:30,吉林大学文学院张欢副教授来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作了“出土两汉铜镜铭文语料价值论析”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系古文字微专业系列讲座第四讲。讲座由文学院赵岩副教授主持,鞠焕文副教授及数十位师生共同参加。张老师的讲座围绕出土两汉铜镜的语料特点及语料价值展开。她归纳了两汉铜镜的语料特点,包括时代确定、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等;总结了两汉铜镜铭文的特点,包括受众广、制作者杂、种类繁多、口...
2025年3月22日,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周忠兵教授来我院作了题为“甲骨文字形体特点举例”的讲座。此次讲座系古文字微专业系列讲座第二讲。讲座由文学院赵岩副教授主持,鞠焕文副教授、白军鹏副教授及数十位师生共同参加。周忠兵教授全面总结了甲骨文字的形体特点。包括“正”与“俗”、“通”与“专”、“动”与“静”、“多”与“少”、“向”与“背”、“虚”与“实”、“全”与“缺”、“分”与“合”等八个方面,每个...
清明雨落寄哀思,文脉绵长忆先贤。为传承弘扬以孙常叙先生、杨公骥先生为代表的“大先生”精神,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于4月4日上午在学林举办“清明追思·文脉永续”追思仪式,深切缅怀语言学家孙常叙先生和文学史家杨公骥先生。仪式由文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媛媛主持。追思仪式上,学生代表手捧花束,肃立在孙常叙先生和杨公骥先生的雕像前,2022级本科生赵瑞阳、2023级本科生丁林青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追忆先生的一生,讲述先生的...
为进一步提升项目申报论证质量,4月1日上午,文学院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研讨会在203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邀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王确教授,有近20位项目申报教师参加。学院副院长赵强教授主持会议。王确教授是资深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多项课题,有着丰富的项目论证经验和申报指导经验。半个月前,申报人陆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