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学校批准,我院成立了“语言健康与智慧应用研究中心”并举行了成立仪式。院长王春雨教授、我校语言健康与智慧应用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吴长安教授、中心科研团队成员及相关学科师生与会。会上,王春雨结合文学院学科全面振兴计划的实施与科研“攀登计划”的落实,对中心成立的主旨和意义做了阐释。吴长安在语言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的宏观背景下,对中心未来的学术前景做了展望。中心主任王薇、副主任李青苗和胡雪婵、研...
日前,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布。我院彭爽教授申报的“国家语言安全大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获得立项资助。彭爽教授申报的“国家语言安全大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是我校语言学学科获立的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该项目着眼于我国语言安全监测、评估、预警,在理论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搭建点面结合、立体覆盖、具有时代性、实效性和操作性的国家语言安全大数据平台运行体系,揭示语言安全问题在政治、经济、文...
为全面深化文学院学科建设,全方位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平台高地,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职能,促进文化繁荣发展,12月2日上午,文学院与吉林省图书馆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吉林省图书馆会议室举行,文学院院长王春雨与吉林省图书馆馆长赵瑞军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书。双方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仪式。文学院院长王春雨指出:“吉林省图书馆和东北师范大学都是在吉林这片热土上的重要的文化建设重镇,都肩负...
为切实加强学院学风建设,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按照学校“学风建设月”的要求,文学院于12月1日下午在209会议室召开“崇德尚学”学风建设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吴晓庆及辅导员代表参加了会议,来自各年级的12名学生代表分别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各年级学生代表结合自己所处的年级特点和学习经历进行了全面充分的交流分享,并针对“教育教学”“课程评价”“科研国创”“考风考纪”等方面...
2021年度学校“创造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立项评审工作日前已结束。经校内评审与校外评审,全校共8个学院(部)教学模式改革项目、12个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通过评审,准予立项。我院宋祥教授“新文科视野下中文学科课程‘问题探究式’教学探索”项目获得立项
为进一步激发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引领和带动作用,推进我校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学校于11月25日举行了本年度实践育人标兵评审会,经过现场陈述和专家考评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021年实践育人标兵20人。我院教师徐鹏、谭笑晗两名教师入选
11月21日至22日,由我院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手稿学会议2021”,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顺利举行。会议以中英两种语言为工作语言并提供同声传译,来自全球各地的百余名手稿研究及相关学者在线参与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4篇,总计45万字之多,与历次手稿学会议相比,规模最大。会议设上海、长春两个线下会场,来自英国牛津大学、法国索邦大学、中国台湾地区中...
2021年11月21日,经初审、视频审核、资料核实、汇审等多项环节评审,我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专业本科生侯宇轩成功获得“瑞田古汉语”助学项目。“瑞田古汉语”项目是由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慈善机构——北京市瑞田公益基金会发起的助学项目,该项目以“爱遍寰宇 心普瑞田”之精神为宗旨,自2017年伊始,资助在全国范围内资助品学兼优、热爱古汉语、但家庭困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致力于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学习和研究古...
近日,我校第二十二届“理想与成才”报告团成员名单公布,经学院推荐、材料审核、学校初评、终评答辩等环节,我院2018级本科生侯宇轩成功入选。“理想与成才”报告团是我校开展典范教育的重要平台,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载体。从1997年开始至今,我院有多位优秀学子入选“理想与成才”报告团,他们中有顺境成才、充满激情活力的典型;有自强不息、逆境成才的典型;有藐视苦难、乐观向上的典型;有学...
近日,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情况陆续公布,我院教师收获丰富。裴丹莹副教授申报的《曼德尔施塔姆与古典-中世纪诗人的关系研究》、孙洛丹副教授申报的《晚清诗界革命与明治汉诗改良的连动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王立民副教授申报的《<语石>与<金石萃编>按语比较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立项。我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在站博士后王希竹申报的《汉语作为第...
2021年是首届公费师范生毕业十周年,为了弘扬师道大爱精神,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我院以优秀毕业生冯志远为原型,特别创作舞台实验剧《冯志远》,于11月14日在本部校区音乐厅演出。冯志远是我院中文系1953届毕业生,毕业后主动到西部支教,扎根宁夏42载,双目失明后仍坚持授课,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被评为第三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2005年度“感动宁夏”十大人物等,中央和多地新闻媒体曾对他的事迹进行专题报道。时任...
近日,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公布。我院王立民副教授申报的“《语石》与《金石萃编》按语比较研究”(经费35万元)获立学者个人项目。本年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共批准学术团队项目23项,参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管理;学者个人项目48项,参照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管理。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于2018年设立,冷门学科主要是指一些学术关注度低、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的传统人文学科领...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名单,以我院高玉秋教授为负责人申报的“中文学科主导文史哲融合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建构”项目获批立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是教育部办公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是教育部办公厅首次开展新...
根据学校《关于申报2021年度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的通知》,经教师自主申报、所在单位推荐公示、学校资格审查、专家组现场评审等程序,我院由张洪兴、黄季鸿、高长山、王小岩、唐田恬等5名教师参加编写的《国学经典导读》(新编)被确定为2021年度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11月3日,东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标兵班集体评选会在行政楼七楼会议室举行,全校共有19个学院的班级参评,经过“学院推荐、资格审核、现场答辩”三个环节,文学院2019级3班获评东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标兵班集体。在评选会上,2019级3班以“赓续”“强基”“润育”“博行”四个主题词,向大家阐释了2019级3班在党团、学风、班级、文体实践四部分的内涵与风貌;之后通过四幅卷轴,向评委展示了3班一路走来的重要事件;最后...